6月24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水产技术推广站共同完成的“怒江澜沧江鱼类资源调查与?;ぜ际酢蓖ü撕笔】蒲Ъ际跆橹募?。
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钟杰研究员任主任,华中农业大学谢从新教授和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谢松光研究员任副主任,成员来自长江水资源?;た蒲а芯克⑺恐泄蒲г核こ躺芯克?、湖北省水产局、江西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
项目组对怒江和澜沧江鱼类资源先后开展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基本查明了怒江和澜沧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的鱼类组成、分布、产卵场位置及部分鱼类的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怒江和澜沧江鱼类的生存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阐明了濒?;疲拦懒擞憷嗟谋粑5燃?,提出了鱼类?;そㄒ槊己捅;ご胧?;基于多尺度栖息地分析方法,阐述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河流濒危鱼类大鳞裂峡鲃栖息地选择机制,提出了?;そㄒ?。该成果已在怒江和澜沧江渔业资源调查、?;ず凸芾矸矫娼辛送乒阌τ茫夜髂系厍嗨坪恿饔嬉底试幢;ぬ峁┝擞行У慕杓?。
鉴定委员会通过审查资料和听取汇报,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并建议加快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