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est.7b06255.pdf2018年2月14日,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渔业生态环境研究组在环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双酚A替代物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着双酚A(BPA)使用受限,双酚F(BPF),双酚S(BPS)和双酚AF(BPAF)等作为BPA替代物在工业中的使用量上升。水体监测结果表明,双酚F、双酚S和双酚AF等双酚A替代物对水环境,特别是我国一些水体已造成一定污染。而双酚A替代物对水生生物是否安全尚不明确??翁庾橐园呗碛闩咛ノJ缴?,分别从致死能力、致畸能力和雌激素活性三个方面,评价了双酚A及其三种常用替代物(双酚F、双酚S和双酚AF)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发现:(1)双酚F和双酚AF具备与双酚A相当、甚至更强的致死、致畸和雌激素效应;(2)双酚S引起的致死、发育毒性和雌激素效应均远低于其他三种双酚类污染物;(3)分子对接模拟表明,双酚污染物的分子结构与斑马鱼雌激素受体蛋白的空间结合能力大小,有可能与其引起的活体雌激素效应的强弱有关。上述结果表明,(1)双酚A替代物(双酚F和双酚AF)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2)与双酚F和双酚AF相比,双酚S对水生生物更加安全。以上成果对于正确认识双酚A替代物的生态风险,筛选环境友好型双酚A替代物,?;に肪尘哂兄匾牟慰家庖?。
研究论文题目为“Developmental Effects and Estrogenicity of Bisphenol A Alternatives in a Zebrafish Embryo Model”(Environ. Sci. Technol. 2018, DOI: 10.1021/acs.est.7b06255)?!禘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为环境科学一区TOP杂志,影响因子6.198,是环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资环中心的穆希岩助理研究员,通讯作者为资环中心的李应仁研究员。此项工作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双酚F对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及受体机制研究”(21607173,负责人:穆希岩)。